mola很懒

我的咖啡之旅(二十)

出发来北京前就预订好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票,因为周一闭馆就把这一站推后到了周二。知道国博的存在还是通过国博的官方微博,记得早前有一组鸟性陶器的照片挂在微博上被戏称为“愤怒的小鸟”实体版。大概就是从那时起,默默地关注着国博的账号,时而看他卖个萌,时而发布下展览讯息,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很正经地科普于众。此番有机会和它亲密接触,当然要耗上一整天来参观学习。早就打定主意的我就和母上大清早去新侨三宝乐面包房买好干粮,准备沿着东交民巷走去国博。

在去面包店的路上第一次见识到传说中的北京地铁,在宣武门站转2号线去崇文门简直是一场肉搏战。之前以为挤地铁嘛也就是单纯的在地铁里很挤,那我反正就坐三站,挤点忍忍就是了,朋友们三番四次的劝说别在高峰去坐北京地铁都被我当成了耳旁风。想法还是太稚嫩,抵不过人家长期盘踞地铁的经验。,所谓的挤实际是体现在转乘过程中,故意设计的长距离绕行路线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啊,就是为了分散下人群不至于一股脑儿地涌上去。尽管如此,到了站台边上附近,通道就锐减到只有一个,还是不过五米宽的口,瞬间太平洋的鱼就涌入什刹海,永动机就此诞生。这种经历第一次还是多少带着点新鲜感的,来第二次必须吐,三次后就发誓再也不要凑高峰的热闹了。




呼吸口室外的新鲜空气,正式开始一天的旅程。这会儿城市正开始苏醒,背街小巷还在按部就班地梳理新一天的行装,走在东交民巷,正是安静的时刻。住在这儿的年轻人早已辗转在上班路上,上了年纪的人或许在晨练回家路上,要不就是在家打扫整理吧,至于游客,大多去了热门景点,也可能要等着太阳悬起温度回升才启程。所以我们可以尽情地围观一切建筑,好奇周围任何古朴又洋气的房屋。在旧中国时期,这儿聚集了各国的驻华使馆,因此大批名副其实的洋房从那时起就建造在此,经历了百年风雨涤荡早已拆得拆搬得搬,只余留“旧址”二字还在述说曾经的辉煌。

在这胡同里,我们还见识到了真正的上访。有不少人彻夜排队就为了上访的号子,在最高人民法院前排起长队,9点不到就被告知今日的号已发放完。也现场看到了哭闹的群众,看到了随行铺盖一麻袋的一家人,无心去打听他们为了什么事要上访,算少一事好一时罢了,归根结底还是觉得上访要能解决事情还要网络公知干嘛。万万没想到吾等良民居然还被当做上访人群,出了东交民巷居然要求查包,看吧,也就俩袋面包。用母上的话说,有这时间上访还不如去赚钱。有句话怎么说来着,cash is the king,虽然用在这事儿上词不达意,但就我看来真是现金为王,其他什么(敏感词)理念与我何干,有钱才能任性嘛。


到达国博时,发现门口聚集了很多学生,心中暗想完蛋了,这是要被吵闹的节奏。还好这是多虑,首先国博够大,人群分散地很,其次还是这个年纪的中学生大多是无心观赏博物馆陈列品的,宁愿选择在大厅闲坐聊天,想想自己年少时要是有现在的觉悟就不至于知识量这么可怜了。




通过重重安检终于进入腹地,国博就像外观的气派一样里面也是大到可以听见回声,一进来就不知所措,没了头绪不知该从哪儿逛起,索性就近乘了电梯先去地下一层的展厅吧。这里主要展出了古代中国,从古早的北京周口店人开始到清末被列强瓜分侵占的历史都浓缩在一个个展厅中,细微到百姓在各个时代的吃穿住行,宏大到一个王朝的科学哲理发展都用器物图片生动再现。无论是古老而又先进的商周文明,还是雄霸天下的汉唐盛世,又或是疆域扩大到欧罗巴大陆的元朝霸权,还有不可言说不堪回事的伤痛王朝,在这儿就是客观地呈现重现史诗。在惊叹过去匠人的心灵手巧,杰作流芳百世几千几百年的同时,难免会有点惋惜先进的匠心不古,还有多少手工艺技术能流传下来。科技是在发展,机械的精湛在进步,就如同百达翡丽传承百年的工艺还是要依赖人手完成每道工序,神州内外却难觅工匠传人,多少非物质遗产就此断了路途。

在三楼参观中央展厅时,恰逢志愿者讲解时段,整整两个多小时,志愿者老师不遗余力地讲解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两个展览,就我听的人都快站不住了,老师倒是兴致勃勃一丁点儿都不马虎地为大家服务。

伴随着讲解的观赏的确能受益匪浅,经过点拨才注意到原来佛和菩萨的着装是不一样的。佛是以素装示人的,没有繁复的装饰,头上的凸起则为肉髻,是肉身的一部分;而菩萨的穿着就要复杂华丽很多,可以雕琢上不少配饰来装点。并且,佛是平等的,这以为着未来佛、燃灯佛、药师佛等等都是同等级别不分高下,相反菩萨就可以根据修行的不同来区分排位,佛就好像菩萨的导师来指引其最后修道成佛。在这位老师的口中,我第一次听到把宗教和哲学进行类比的讲解,把释迦摩尼比喻成哲学家来讲述佛法的理念,初次接触在新鲜的同时,也感受到把深奥的佛教体系简化后的明朗。还学到了专家是如何从发掘的文物中,辨认这些菩萨的名号是什么。比如观音菩萨的头顶上总会有一尊小佛坐着,这佛便是他的导师,通过这样的差别来区分不同菩萨,要是这些代表性的细节都被损坏的话,那只能被唤做无名了。

听老师解说,好多文物都在外国势力侵华时期流失海外,再几经周折后才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很多都还是斥重金买回来,也有很多至今还在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当年的列强手中。想起来,曾经参观大都会时,难免唏嘘美帝居然把人家一屋顶都强拆过来陈列,真是好厚的脸皮。但是反过来一想,这些个文物古董当年要是没被流放说不定还就被毁坏了,好歹是用最耻辱的方式保存下来了,总归是人类智慧的见证,能重归旧土当然是最好的了。





评论
热度(4)
©mola很懒 | Powered by LOFTER

爱旅游爱看电影,走出去就不想回来,待太久又不想动。Mola就是懒,除了远行就是宅。纠结的活像一个天秤座却是货真价实的摩羯座,活着活着也习惯了。
搜狐自媒体:Mola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