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a很懒

我的咖啡之旅(五)

在看了我的西班牙游记后,HSW好奇我是不是辞职不干了,还专门打电话来询问这事儿。那会儿我还在以前的单位垂死挣扎,我记得我说苟延馋喘得活着吧,每天就是混混。她就极力告诫我千万别裸辞,而当我问起她的工作情况时,她却左右闪躲只说我们见面聊吧。没想到那次对话后不到一个月,我就裸辞了,辞职后一礼拜就真的来和她面聊了。


我们约在来福士广场见面,一见就直奔主题去吃饭,选了一家韩式料理吃锅,最近跟欧巴很有缘的节奏嘛。她说她好几次想来这儿吃锅了,可是都没人做伴,一个人就只能吃吃简餐。这让我回想起来上次在外婆家的那次相聚,她说她最喜欢的水果是菠萝,心理学上说喜欢菠萝的总是孤独的孩子。那我想即使她一个人生活也不会觉得是种受罪,有些人就是享受孤独的,追求独立的人生。

原本以为我们的对话会从她教育我不应该裸辞开始,没想到我们的切入点会是宗教和信仰,并且就这个话题我们足足聊了近9个小时,直到在地铁站分别。从来福士聊到南京路的星巴克,再去新天地的下午茶继续聊,最后回到沐恩堂参加教会的受洗仪式。这次的咖啡落入俗套地选择了星巴克,虽然两人都选择了美式咖啡,但在HSW的调配下,俨然把她那杯配制成了少奶的拿铁。


她首先给我解释了宗教和信仰的区别,她说有的人可以对各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种都有了解,甚至可以比真正的信徒看更多的资料有更深的领悟,但他们同时可以没有信仰。我想我大概就属于这种对宗教有兴趣的人,可以查阅收集各种宗教信息,去寺庙烧香去教堂参加礼拜却没有或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对宗教的感觉只能算是文化爱好一样的追求。虽然我也会时常跟别人说人还是要有信仰的,不然会恐惧死亡,但是偏偏自己没个确切的信仰。我想我是害怕不忠的后果,就索性不承认不束缚自己于单一的宗教或任何一种信仰形式,这岂不是一种懦弱不坚定的表现。

前一天她说自己今天晚上有事,原来就是要去参加教会的受洗仪式,没想到我愿意去体验一把。事实上相比较她的没想到,我才是被surprise到的,当她说她决定明年6月接受洗礼。于是话题就顺其自然地到了,为什么她会做这个决定,让她归于基督教的契机究竟是什么?

“这是个认识、接纳、依靠的过程,我已经历了认识的过程,虽然现在还会在接纳上有些摇摆,但总体还是会迈过这个,最后自然而然得把耶稣基督作为自己的依靠。”她开始慢慢解释自己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某件突然的事情或经历,对精神上有巨大冲击后,想要寻求信仰的庇护。而事实上这样的信仰形成是很脆弱的,这种关系没法长久也经不起考验,只有在一步步学习体会后,发自内心由衷地相信神才是健康的过程,并能勇敢地持续它。

本科毕业后去了波士顿,那时她第一次融入到了基督教的氛围中,学校教会组织会不定期的组织活动,周围的同学朋友都会无形中给她灌输基督教义。但那时候她在听到这些所谓的上帝安排,怀抱一颗爱他人的心,会觉得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我当时不相信基督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个全球范围的company而已,跟公司一样就是个有组织有利益关系的集体罢了,这里面难免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自谋私利甚至行骗干坏事。第二,就是他不见得有求必应,劳资求他干嘛干嘛的他也没实现啊。”

在美国的三年多时间里,HSW断断续续地去了教堂一年时间左右。来到上海后原本睡到日上三竿的周末在9月的一天被打破,用她的话讲那天就莫名其妙的6点就醒来了,然后就突然一个念头要去教堂。说来就来的礼拜祷告,持续了两个多月,并且正在由量变转化成质变。她说如果路上突然有人过来说跟你有血缘关系你肯定不信他,那有人跟你说耶稣是全人类的父你觉得他在胡扯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他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多听听牧师的解读,多去参加祷告,看看圣经是慢慢能体会到的。听说我正在读圣经的新约部分,她表示认同,旧约太压抑了,充满太多的灾难疾苦不适合初读者;反之新约是满满的正能量,能带给人美好的希望,因为那里讲诉了耶稣降临、传道、受难,最终复活登天的故事。


评论(6)
热度(7)
©mola很懒 | Powered by LOFTER

爱旅游爱看电影,走出去就不想回来,待太久又不想动。Mola就是懒,除了远行就是宅。纠结的活像一个天秤座却是货真价实的摩羯座,活着活着也习惯了。
搜狐自媒体:Mola在路上